
“多多益善”是一个成语,意思是越多越好,不厌其多。这个成语来源于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,故事的主人公是韩信。
故事是这样的:韩信被刘邦封为“治粟都尉”,也就是负责管理粮食的官员。韩信在任期间,不仅制定了许多有关管理粮食的法令和措施,还向刘邦建议推广种植双季稻,以提高粮食产量。然而,当时很多官员都不支持韩信的计划,认为这样做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,而且效果也不一定好。刘邦也有些犹豫不决,于是韩信就给他讲了一个故事。
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富翁,他的儿子不学无术,整天游手好闲。富翁去世前,他的亲戚朋友都来劝他把财产留给他儿子,让他儿子好好读书、学习经商之道。但富翁却认为,与其把财产留给一个不学无术的儿子,不如把财产用于请最好的老师来教他。于是富翁把财产分给了亲戚朋友,让他们代为照顾他儿子,而他自己则去寻找最好的老师了。
多年后,富翁的儿子在亲戚朋友的照顾下,过着舒适的生活。而富翁则在寻找老师的路上不幸去世了。
韩信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刘邦,只要能够找到最好的老师来教他的儿子经商之道,那么付出的代价再高也是值得的。同样地,只要能够提高粮食产量,推广种植双季稻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值得的。
后来,“多多益善”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,用来形容越多越好,不厌其多的情况。
从这个故事中,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感悟:
首先,做事情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战略思维,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。其次,要有勇气和决心去尝试新事物和挑战未知领域。最后,要学会借助他人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标,不要过分依赖自己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