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红与黑》是法国作家司汤达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,首次出版于1830年。小说以19世纪20年代的法国为背景,通过主人公朱利安·索雷尔的经历,深刻揭示了当时法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道德观念。
朱利安·索雷尔是一个木匠的儿子,他从小就聪明过人,熟记拉丁文圣经,但因家境贫寒,常受人侮辱。在贵族家庭担任家庭教师期间,朱利安遇到了他的初恋情人德·瑞那夫人,两人相知相恋。但是,他们的爱情被德·瑞那夫人所属的阶级所不容,最终被迫分开。
朱利安在经历了短暂的失落和迷茫后,来到了一所神学院,希望通过学习跻身上流社会。在这里,他结识了极端保王党中坚人物拉莫尔侯爵,并得到了侯爵的赏识和重用。朱利安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侯爵的提携,迅速在巴黎上流社会崭露头角,成为贵族们的座上宾。
在这个过程中,朱利安与侯爵的女儿玛特尔相识并相爱。玛特尔的纯真和痴情让朱利安感到幸福,但他的内心却因对德·瑞那夫人的思念而痛苦不堪。在得知德·瑞那夫人被迫誊写的一封揭发信后,朱利安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,他决定离开玛特尔,回到故乡。
在故乡,朱利安开枪打伤了企图破坏他名誉的德·瑞那夫人,并因此被捕入狱。在狱中,朱利安思考了自己的人生和未来,他逐渐明白自己的追求和目标。最终,在玛特尔的帮助下,朱利安得以出狱,并回到了巴黎。
在巴黎,朱利安重新开始了他的生活。他不再追求虚荣和权力,而是致力于写作和追求内心的平静。在这段时间里,他与玛特尔重逢,两人重新点燃了彼此之间的感情。然而,好景不长,德·瑞那夫人因病去世,留下了揭发信的遗书。这封遗书揭示了朱利安过去的行为和秘密,使他再次陷入了困境。
经历了种种波折后,朱利安终于明白,他的真正归宿并非贵族社会,而是自己的内心世界。他开始致力于写作和表达自己的思想,最终成为了一位杰出的作家。
《红与黑》通过对朱利安·索雷尔的描写,深刻反映了19世纪20年代法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道德观念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,语言简洁有力,情节紧凑引人。通过对朱利安内心的探索和描写,作者司汤达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和人生追求。同时,小说也表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于人性探索的追求,使读者在阅读中得以思考和领悟。